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如何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意外事故

开学已经过去一个多月,同学们已互相熟识起来,交到了新的朋友,一起玩耍也变得更加欢乐起劲。这是一种十分好的现象。

由于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,他们在玩弄中,就会有意无意地发生“肢体对抗”,有时甚至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。

玩的时候开心,“肢体对抗”的时候很兴奋。这份快乐却十分容易让他们忘掉轻重,其中一方,可能会因此而受一些皮外伤等。

一旦有人受伤,有人哭泣,老师知道了,或者闹到家长那里,开心快乐玩耍的事情,便成了要理一理孰是孰非的事情。玩着玩着就成了真。

但是,这种“真”却又并非完完全全的真。这种真很短暂。因为有句话叫“小孩打架不记仇”。这一时虽然有人哭了,有人受伤了,下一刻他俩就又玩到了一起。

即使是大人已经因此较起了真,他们还是会在一起玩。大人因此纠结得要死,他们却早已将那一切抛到了九霄云外。这便是童真的可贵。

基于此,特此恳请各家长牢记以下四点:

1.判断这是孩子间的“正常冲突”还是真受欺负了。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,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、拍拍他们的肩膀,推推搡搡,拉拉扯扯,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,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。平常家长可以提醒孩子,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,不要打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,如眼睛等。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,即使有一些皮外伤,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。

2.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,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,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。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,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,如果直接插手,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、更复杂。有什么事,第一时间告知老师,让老师来处理。不要得理不饶人,有意渲染一些小意外。

3.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如果事情较严重,双方家长平心静气共同商量解决之策;如果责任在自己,应主动向对方道歉,承担相应责任;如果责任在对方,应明确告诉自己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,以防止孩子模仿,并鼓励孩子心胸要开阔一些,不要斤斤计较;如果是原则性问题,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,在老师这里寻求帮助。作为大人,绝对不能直接针对人家的孩子,特别是不能到校园直接批评教育人家孩子。有事情,家长老师一起协商解决。

4.巧与对方父母沟通 鼓励孩子正常交往。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,彼此谅解,友好地解决问题。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,父母的一言一行,孩子都看在眼里,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。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,化干戈为玉帛,在成长过程中,不做“小霸王”。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,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,要创造条件,鼓励孩子与人交往,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,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。

孩子处于低年级,心智都很不成熟。希望各家长每天都提醒孩子,不要在校园里追逐,不要与别的孩子有肢体上的对抗,不要玩各类有肢体接触的游戏,不要搞恶作剧,彻底杜绝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。感谢大家的鼎力配合。

赞(0) 打赏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 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