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又一次惨遭迫害之后,宝玉一定会无数遍地问过自己问过苍天,这到底是为什么?然而,宝玉毕竟不是现代人,他没有办法“悟”到什么,无奈之极,他只能认定,人生是没有出路的。到头来,还不如“赤条条来去我牵挂”来得痛快!
宝玉是深爱着他那个小世界的。如果可能,他真诚地希望大观园中的一切可以永恒。好花常开,好人常聚。他见不到一丝一毫的痛苦与不幸,也见不得一丝一毫的压迫与欺凌。只是,看起来,那些被他关爱着的、同时也是他试图保护的人,并不领他的情,不唯不领情,他还常常让人误解。请看《白玉钏亲尝莲叶羹》中的这一段:“宝玉又只顾和婆子说话,一面吃饭,一面伸手去要汤。两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人,不想伸猛了手,便将碗碰翻,将汤泼了宝玉手上。玉钏儿倒不曾烫着,唬了一跳,忙笑了,‘这是怎么说!’慌的丫头们忙上来接碗。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的,却只管问玉钏儿:‘烫了那里了?疼不疼?’玉钏儿和众人都笑了。玉钏儿道:‘你自己烫了,只管问我。’宝玉听说,方觉自己烫了。”这不,宝玉的忘情,宝玉的真情,却被人当成了一个笑柄?还有,在第七十九回,当香菱说到薛蟠将要娶夏金桂。并天真地说自己“巴不得早些过来,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”时,宝玉不无担心地说:“虽如此说,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耽心虑后呢。”本来,宝玉这是真话,肺腑之言,不料香菱听了,不觉红了脸,正色道:“这是什么话!素日咱们都是厮抬厮敬的,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来,是什么意思!怪不得人人都说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!”读到这里,不知别人作何感想,反正我是只觉满心酸楚了。但宝玉呢?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,我们只看到,曹公如此写道:“……宝玉见他这样,便怅然如有所失,呆呆的站了半天,思前想后,不觉滴下泪来,只得没精打彩,还入怡红院来。一夜不曾安稳,睡梦之中犹唤晴雯,或魇魔惊怖,种种不宁。次日便懒进饮食,身体作热。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,逐司棋,别迎春,悲晴雯等羞辱惊恐悲凄之所致,兼以风寒外感,故酿成一疾,卧床不起。”想来,这宝玉也真是何苦来呢?他是这般心心念念地想着那些受着这样那样凌辱的人儿,可是,谁又能理解他的一番苦衷,一片苦心?!
宝玉,能不能算是一个孤独的人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