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子

       第五十六回“敏探春兴利除宿弊”有这么一段文字:

       探春笑道:“你这样一个通人,竟没看见姬子书。当日姬子有云:‘登利禄之场,处运筹之界者,穷尧舜之词,背孔孟之道。’”宝钗笑道:“底下一句呢?”探春笑道:“如今断章取意,念出底下一句,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。”……三人取笑了一回,便仍谈正事。(据亚东排本)

       姬子书到底是部什么书呢,谁也说不上来。特别前些日子把这一回书选为高中国文的教材,教员讲解时碰见问题,每来信相询,我亦不能对。

       这原来是一个笑话。上文宝钗先说朱子又说孔子,探春就说你这么一个通人,竟没看见姬子。拿姬子来抵制她,比朱子孔子再大,只好是姬子了。殆以周公姓姬,作为顽笑。至于这四句文章乃探春信口诌的,大意讲做官做买卖的便得违反尧舜孔孟之道,本无下文。所以宝钗问她,“底下一句呢?”仿佛在说,你还编不编了?我看你怎么编?果然没有下文了。探春再说下去,她亦不便肯定官僚买卖人而否定孔孟的,所以她说,“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”。这个对话的意思原很明白,不想最近有人认为真有过这样的书。

       以下除掉我不知有这书一点以外,更举几点来说明这个:

     (一)我所藏图注《金玉缘》本,太平闲人注云:“闲人穷,藏书少,实未见姬子书。”看他语气似乎说不知道,其实说压根儿没有呵。从前人知道是作者杜撰的。

     (二)就中国书籍文字的常识看,百家诸子中决不可能有姬子这样的名目;所以造出这样的书名也不怕人误会。周公虽姓姬,古代男子自来不以姓冠在名上。像“姬旦”这样说法,六朝以后间或有之,却违反古代原来的习惯。

     (三)脂庚本与通行本文字稍稍不同,试节引一部在下方:

       探春笑道:“你这样一个通人,竟没看见子书。当日姬子有云”……三人只是取笑之谈,说了笑了一回便仍谈正事。

       比较前引有两点不同:一、只作“子书”,是用口语,不作“姬子书”,这是对的,探春编造出姬子来,那就说姬子,也不该说姬子书。犹如我们引《庄子》即说《庄子》,不说庄子书。引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列子》亦然,不说老子书、墨子书、列子书。这姬子书三字是不通的。二、普通本虽有“取笑了一回”之文,却未明言上文是笑话,脂本却明说“只是取笑之谈”。若探春正经地引了一部子书上的话,岂非一点风趣都没有,何笑话之有。这地方作者明明告诉我们不可认真,偏偏我们依然要认真。

       此外本书还有一个类似的例,不妨一谈。第三回有一部书叫做《古今人物通考》恐怕也出于杜撰,兹引如下:

       宝玉道:“《古今人物通考》上说:‘西方有石名黛,可代画眉之墨。’况这妹妹眉尖若蹙,取这个字岂不甚美。”探春笑道:“只怕又是杜撰。”宝玉笑道:“除了四书,杜撰的也太多呢。”

       宝玉虽似明征确引,探春已叫破了他,“只怕又是杜撰”。假如真有这书,宝玉大可驳回,他却不,绕着弯儿说,“除了四书,杜撰的也太多呢”。既不说有,也不说没有,口气圆滑。这就是所谓“明明德以外无书”,宝玉一向的痴想;同时,在这里默认或明认出于杜撰。我想,这或是作者想要编写的一部书罢。

       有人或者要问为什么净瞎捣乱,造书名?我回答,这是小说。若引的书,每部都有,那岂不成了图书馆的目录卡片了。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believe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enwoxueyuwen.cn/83412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believe的头像believe
上一篇 2025年 4月 15日 下午7:23
下一篇 2025年 4月 15日 下午7:23

相关推荐

  • 汉风先生《品读红楼人物》系列讲座之十二

    各位长辈、各位来宾:大家晚上好!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大暑。大暑与小暑一样,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,大暑表示炎热至极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这时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。由于夏令气候炎热,容易伤津耗气,因此最好选用粥类滋补身体。药粥对老年人、儿童、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…

    2025年 4月 15日
    00
  • 俞平伯读《红楼梦》随笔二 有正本的妄改

      从一七九一以来流传的《红楼梦》都是一百二十回,直到一九一一上海有正书局才石印了八十回本,称为“国初抄本”,这说法当然可笑。不过它的确是个旧抄本,后来又知道这亦是脂砚斋本。第一次印的字大,叫大字本;第二次的字小,叫小字本,至今都还可以买到。   这本开首有乾隆时人“吾乡”戚蓼生的序,所以通称为戚本。但我不很喜欢这样叫它(虽然有时我也这么叫的),我认为戚本和…

    细品红楼 2025年 4月 15日
    00
  • 红学家对《红楼梦》中几处时间争议

    离年日近,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。” 贾珍云:“这又到年下了。” “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,各色齐备。”次日祭宗祠。 第十四年 “次日五鼓”,进宫朝贺,受家礼,吃年酒,“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,早又元宵将近。”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第五十六回 贾母问甄宝玉,四来人回说:“今年十三岁。” 按甄、贾全同,足见宝玉此时尚只十三四,当年…

    细品红楼 2025年 4月 15日
    00
  • 这个梦,离那个梦有多远?(藝文观察)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&nbsp…

    2025年 4月 15日
    00
  • 王蒙活说《红楼梦》关于书名

      《红楼梦》原名《石头记》,书里第一回就说了,实际版本也是如此,脂评,戚本,列(宁格勒)藏本都叫《石头记》。    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:《情僧录》和《金陵十二钗》,虽有此名,少见这样的版本。    用得最广泛的还是《红楼梦》的书名,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,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,使之类似“梦在红楼”或“红楼之梦”。    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:“…

    2025年 4月 15日
    00

联系我们

yxyh2966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49288980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